解决方案@@本文由@@@崔经理@@@@@@佰盛化工有限公司提供 (1) 上段冷却循环水量大,煤气温度控制过低。由于只有7号焦炉的煤气发生量,且初冷器上段循环冷却水上水管与回水管间没有交通支管连接,无法对上段被冷却煤气进行精确控制,致使初冷器上段煤气被冷却到30℃左右。煤气中的大量萘凝聚在初冷器上段,蒸汽处理时通过断液盘进入水封槽和冷凝液槽。 (2) 循环液中焦油补充量少且不连续。原设计横管初冷器下段排出的冷凝液经水封槽流入下段冷凝液槽,并在此兑入一定量的焦油氨水分离槽相界面的乳浊液,再用下段冷凝液泵送至初冷器下段喷洒,多余部分经交通管满流入上段冷凝液槽。但是,由于密度的不同,在循环喷洒过程中密度较大焦油溶解萘后逐渐在下段冷凝液槽的下部沉积,通过交通管满流入上段冷凝液槽的主要是密度较小的氨水和轻质油类(上段煤气冷凝液中主要也是氨水),这样就大大降低了上段循环液的溶萘效果。 另外,由于只有7号焦炉生产,焦油、焦油渣及氨水的产生量也只有设计值的50%,焦油氨水分离槽自动连续排焦油的功能没有重视,实际执行的是阶段式间接排焦油制度。因此,在下段冷凝液槽兑入的一定量焦油氨水分离槽相界面的乳浊液中,焦油含量很少且不连续。所以,上下段循环液中能溶解萘的焦油含量都得不到保证。 (3) 下段循环液中萘的累积。煤气中萘的露点温度是50~52℃,故煤气中的萘很大一部分是在初冷器下段结晶析出。下段循环喷洒的冷凝液量必然逐渐增加,而通过交通管满流入上段冷凝液槽的主要是密度较小的氨水和轻质油类,使下段循环冷凝液中的萘含量越来越多。降低了溶萘洗涤效果,导致初冷器阻力居高不下。